8月30日,第三届“叶紫杯”诗词大赛在赫山区农业嘉年华举行总结授奖仪式。区委书记邓正安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才致欢迎辞,区领导张剑辉、蔡秋良、陈国良出席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轲主持会议,特邀益阳市诗词家协会主席何厚良,资深主评、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胡静怡出席。
区委书记邓正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才致欢迎辞。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轲主持会议。
“叶紫杯”诗词大赛是以益阳文化名人叶紫冠名的全国性诗词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大赛由益阳龙岭工业集中区和碧云诗社联合举办,以赫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园区建设为主题,共吸引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共1136名诗词作者参与,参赛作品达四千多件。经省、市专家组封闭式严格评选,最终评出传统诗词类、新体诗词类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计45篇。
马文才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叶紫杯诗词大赛的成功举办,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赫山有信心把今后的叶紫杯大赛越办越好。他希望广大诗词爱好者胸怀梦想、饱含激情,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诗词文化氛围献计出力,为推动赫山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为建设文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邓正安代表赫山区“四大家”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叶紫杯诗词大赛已经成为展示新时代赫山人文形象的重要窗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赫山文化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打响赫山文化品牌,需要我们更深层次、更广视野挖掘赫山深邃的历史文脉资源,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高擎文化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奋进号角,创作更多精品力作,讲好赫山故事,擦亮赫山形象,推动赫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赫山建设成为文化强区。
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区的根本前提。赫山有着2200多年历史,兔子山遗址、金家堤陈列馆、“一碑五馆”等闪耀历史光辉,胡林翼、“三周一叶”等名人蜚声海内外,碧云峰、白鹿寺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兰溪山歌、双桡龙舟、岳家桥皮影戏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要从这些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坚定全面打响赫山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强区的高度自信,并结合赫山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赫山特有的文化精神,使其成为彰显赫山人民自信的最大软实力。
打造文化品牌是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举措。要千方百计把赫山现有文化资源保护好、发掘好、利用好,把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放大“一枝独秀”的效应,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美誉度的赫山文化品牌。要保护好“叶紫杯”诗词大赛的文化成果,依托赫山文化底蕴,借助全国性的诗赛活动,更加深入地挖掘我区丰富的诗词文化资源,全力提升这一文化活动内涵,把诗词大赛办得越来越红火,开创赫山诗词创作新局面。
促进文化繁荣是建设文化强区的终极目标。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发展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事业满园春色、全面繁荣。
邓正安强调,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区,需要各级各部门凝聚合力、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支持社会各界和社会团体开展有助于赫山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种活动。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文化强区建设作为加快赫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各界文化人士要不忘初心、扎根人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入赫山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为人民发声,为时代放歌,奋力开创赫山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