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江口镇:“危中寻机”,助力竹筷企业“疫中求存”

发布时间:2020-05-14 18:02 信息来源:泥江口镇 作者:柳宇、曾霜 浏览量:885 【字体: 【打印本页】
鍒嗕韩鍒帮細

5月,莺飞草长,万物一派生机盎然。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各行各业开始重焕勃勃生机。泥江口的经济也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进一步的复苏。但随着国际疫情的进一步恶化,以外贸出口为主的泥江口镇竹筷企,受到了一轮新的冲击。竹筷出口占全国15%、全省50%、全市95%以上的竹筷企业群,出现了订单骤减、产品无法运出、资金链断裂等难题。面对着一个个生死存亡的困难,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苦再难,也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党委书记张平安暗下决心。

“几个月前,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好不容易走上了正轨,现在订单是完成了,但是到不了客户手里啊!”通达竹木的黄总忧心忡忡。货物发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但是机器维护、工人工资、厂房租金这些成本依然要支付。甚至,还要额外承担货物积压在码头的费用。为了“自救”,泥江口镇竹筷企业主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在国际网站的广告投放量,适当调整销售价格,保持与国外客户“云”沟通,积极寻求疫情较轻的国外市场……“形势有所好转,但是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仍然下降至少40%”。三超竹木现在尝试在国内网站上做广告,试图打开国内市场。但是在疫情中提倡的“公筷”习惯,并不能为主打一次性竹筷的泥江口企业带来新的希望。出口转内销,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方面,企业需要重新调整产品结构、包装和价格,尽量适应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另一方面,又要重新投资去开拓市场,打开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说到底,资金,才是制约外贸企业在疫情中脱困的最大难题。

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这也是泥江口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通过充分调研,实地考察,摸底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接洽金融机构……多番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5月13日,在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泥江口镇2020年政、银、担、企对接现场会召开。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行长刘志勇,市融资担公司总经理谢俊雄,省农信担保公司李达辉,带着团队出席,与泥江口企业主们面对面,四方共商破解外贸企业资金困局的方法。会上,建行市分行、市融资担、省农信担保一一介绍了自己的融资产品、担保业务以及相关政策,重点筛选了一批符合泥江口辖区外贸企业实际情况的产品,图文并茂地进行了讲解。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提出了疑虑,银行、担保公司作了详细解答。这次真抓实干的对接,气氛融洽,高潮迭起。建行市分行刘志勇行长当场承诺:凡是符合条件的泥江口企业,一切手续从简,利率在全市银行平均利率的基础上下调0.7个百分点。

政、银、担、企对接现场会,共达成了意向性贷款5000余万元。对银行和担保公司来说,看到了泥江口镇竹筷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市场前景。对竹筷企业主们来说,有了这笔资金,不管是稳定国外市场,还是开拓国内市场,都有了底气。疫情是暂时的,虽然我们无法预知何时结束,但总有消散时。待全球疫情结束,涅槃重生的外贸市场必将迎来好时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