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光桥街道:抓农业“三秋” 促粮食生产

发布时间:2020-09-22 11:06 信息来源:龙光桥街道 作者:冯润 浏览量:412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目前正值农业秋收、秋种、秋管“三秋”生产的关键时节,龙光桥街道紧锣密鼓开展粮食生产工作,抢抓农时,稳住“粮袋子”、保障“菜篮子”。

抢抓秋收,促明春。龙光桥街道山区、丘陵区、湖区并存,地势复杂,气候湿润,需要依靠短暂的晴好天气抢打抢收。对此,农业工作人员一方面积极提供气象服务,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手机短信为产粮大户等提供有针对性、精细化的秋收气象预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与农业合作社、企业联系对接,加大机械设备投入,增强烘干处理力度,确保今年5.2万亩一季稻及晚稻全部收割、颗粒归仓。

实抓秋种,调结构。因为基础设施薄弱,农田与排水设施不配套,旱涝频发,导致水稻种了常无收成,农户积极性不高。为此,街道因地制宜,采用易种易管理、成本低效益好、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的稻油结合、稻肥结合模式。召开组长会议大力宣传,挨家挨户解说补贴政策,确保种满种绿种足,不留空白田、避免抛荒地。

但因为稻油补贴指标短缺、未能全覆盖,存在一定局限性。街道因地施策,推广经济作物,葡萄、草莓、火龙果等规模种植,普及农业保险,降低种植风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农副产品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扶贫造血能力,大力挖掘农旅结合潜力,推动乡村振兴。

深抓秋管,定来年。由于各村(社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粮农户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快、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技术空缺阻碍街道农业发展。因此,街道农技部门加大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力度,大量印发技术资料,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指导、实地培训;大力培养科技示范户,引领科技种植新风向;鼓励集约大户带头学习最新技术,传帮带辐射周边散户;推广杀虫灯、诱蛾灯现代技术手段,更有效的防治病虫草害,确保田间作物管理到位。

同时,大力宣传农业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等高考优惠政策,留住人才。鼓励引导本地大学生、企业家返乡创业、投资,吸引人才,推动龙光桥农业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