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水厂现在的供水可达3100吨/天,并且24小时不间断地对取水、防务、供水情况进行实时线上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技术人员可以远程进行处置。”11月3日,在笔架山乡徐家坝水厂的会议室里,水厂负责人刘利成拿着手机介绍着各类监测数据。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厂容整洁、高效有序的水厂经历了4次变身,先后由该乡3个水厂合并而成,由于面临农村传统工艺水厂的用户居住地分散、管网建设成本高、水厂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水厂运营长期入不敷出,无力扩大管网规模以满足农户们所需。饮水安全一直是关系老百姓尤其是贫困户日常生活的大事。2020年,笔架山乡人大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实事。为了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有保障,保障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也为了让水厂找到一条市场化运营得更好出路,负责水厂日常管理的笔架山乡水管站党支部,痛定思痛,决定对水厂取水、供水各环节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以化解技术人员不足、供水效率不高的问题。
除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乡级多方动员,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在完成水厂设备升级的同时,还完成张家塘水厂至徐家坝水厂的水源专线铺设7.2公里,铺设各类输水管网6.5公里。如今,已实现包括张家塘村、上新桥村2个贫困村在内的5个行政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
智慧化的管理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成本,更提升管护效率,充足的供水量、稳定的水压、洁净的水质,赢得了广大农户的一致认可,水厂摸索出了符合农村实际的水厂管理模式,运营也由亏转盈,“智慧水务”成效初显。下阶段,笔架山乡还将进一步提升水务智慧化水平,逐步实现水质检测、智能排障线上管理。
在探索智慧化管理之余,笔架山乡也在寻找更多“智慧水务”惠民便民的措施,为响应“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便民举措,下一步,笔架山乡将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搭建“智慧水务”平台,用户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缴费平台缴纳水费,高效便捷,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