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发布时间:2015-02-02 11:55 信息来源:区委办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适应新常态  推动新发展

 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在2015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贺  辉

(2015年1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明确今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赫山建设。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逆势奋进,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

2014年,全区上下面对宏观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以奋发有为的斗志、追求卓越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激情,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保持了我区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率先发展,发展速度稳中有进。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发展、稳增长的措施,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增长10.9%;实现财政总收入16.23亿元,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00元,增长14.5%。

(二)坚持科学发展,发展质量更加优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35亿元、127亿元和94亿元,分别增长4.5%、12.4%、11.3%,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7∶49.6∶36.7。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中坚作用进一步凸显,三产比重不断提高。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202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68亿元、增加值125亿元,分别增长14%、12.2%。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4亿元,增长28.7%,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2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18.7%。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企业41家、外贸企业43家,完成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22%。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新引进项目55个,在谈重点项目19个,新凌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72亿元,增长25.1%;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增长25.6%。立项争资实际到位资金17.5亿元,增长25%。区城建投、龙岭投筹融资12.3亿元,黑美人茶业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全区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顺德城、海吉星等50多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津湘药业、康源制药、凯特密欧等29个重点项目建成或投产。龙岭工业园获批省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得到省发改委充分肯定,园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加快基础建设,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全区道路、电网、农田水利、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质升级了市政基础设施,宁朱线路基完工,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投资2.7亿元,完成水利建设工程4300多处。投资3568万元,推进城乡电网改造。新建、改造城乡农贸市场14个。完成粮食危仓老库改造,新增食安工程仓容4万吨。实施国土整理3434公顷,新增耕地68.6公顷,成功创建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完成14个村级活动场所、12个村级文体活动中心、8个集镇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实施城镇建设“6+5”工程,沧水铺镇、衡龙桥镇、兰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泉交河镇、欧江岔镇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八字哨镇、兰溪镇、新市渡镇创建省级卫生镇成效显著。

(五)奋力推进改革,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推进9大类54项改革和10项改革试点,有力推动了行政审批、财税、国企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9项,新进驻政务中心服务项目23个。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推进全口径预算,完善了投资评审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基本完成了13家国企改制社保挂账工作。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4218户。组建了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合同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荣获省级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六)突出民生优先,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0.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2%。省定14项、区定10项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建成农村合格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2所,城区新增学位2920个,有效缓解了大班额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一步向村级卫生室延伸,区疾控中心应急楼投入使用,完成了岳家桥镇、新市渡镇卫生院改扩建。“三网融合”抓计生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积极推进村级文体建设“六个一”工程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超额完成十二届省运会夺金任务,获市十四届大众运动会团体总分一等奖。社会保障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2572户、农村危房改造80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1434套。统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在全市率先开展城乡低保“阳光行动”,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1.06亿元。发放优抚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孤儿基本生活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移民后扶资金5445.8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875万元。新建乡镇敬老院4所,沧水铺镇敬老院被评为全国先进敬老院。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泉交河镇竹泉山村通过省级美丽乡村验收,八字哨镇、泥江口镇获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名列全市第一。造林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9%,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七)加强作风建设,发展保障坚强有力。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作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访三化”专项活动,狠刹不正之风,凝集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优化了环境。坚持区级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化解信访陈年积案31件;全区党员干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村入户解民忧、纾民困,帮扶困难群众3360户,解决突出问题5600多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狠抓“四风”整治,全区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八)推进平安创建,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组织开展“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等专项行动,快速侦破一批重大刑事案件,妥善处置较大规模突发性事件97起,“司法技能大比武”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年”活动,扎实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整改安全隐患,依法关闭高危落后企业9家、非法加油站(点)32家、砖瓦窑企业20家,取缔黑校车87台;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创建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志们,回顾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再次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连续八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面小康建设在全省二类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奋勇拼搏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国家、省、市、区先进集体。沧水铺镇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区总工会成功创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桃花仑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会龙山街道志溪河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赫山街道惠民小区被评为省级保障性住房示范小区,金银山街道竹山社区被评为省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社区,牌口乡被评为省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区财政局被评为省财政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区民政局被评为省为民办事实先进集体,团区委被评为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区文联创建了省优秀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一批单位,在全区经济社会建设中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等下将隆重表彰。我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显著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四大家”和衷共济、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积极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鼓励、支持我们干事创业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赫山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2014年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对面临的问题保持清醒头脑。一是经济下行明显。宏观经济下滑仍在延续,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落,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发展动力不足。我区新的增长点培育壮大还需时日,增长动力转换不快。三是加快发展面临的矛盾较多。发展环境还不优,征地拆迁难,阻碍项目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部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还不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企业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问题。五是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生态保护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六是影响稳定的隐患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种矛盾凸显,民间非法集资风险时有显现。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开放开阔的思维谋划发展,以锲而不舍的毅力攻坚克难。

二、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突出特点就是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结构转向做优增量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从投资需求、资源环境、风险化解、资源配置等九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新常态带来的新趋势。我们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新常态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统一认识、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新要求。从发展速度看, 我区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最大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集中精力谋发展、竭尽全力搞建设,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从三次产业看,我区农业前景广阔,但大而不强;工业化快速推进,但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三产潜力巨大,但增长速度不快。我们必须把培育壮大产业、加快转变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从生产要素看,我区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必须加强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解决好就业问题,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质量型、差异化竞争成为新特点,企业依赖税收、土地等政策洼地效应形成的竞争优势不可持续,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法治建设,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从资源环境约束看,高能耗、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顺应人民期待,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另一方面,要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增长更趋平稳,动力更为多元,有利于我们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加快改革、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化解矛盾等工作上来。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新常态作为谋划经济工作的新前提,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新遵循。要依托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洞庭湖经济生态经济区、湘江新区建设和东部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环境治理,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优经济结构。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抓发展的经验更加丰富,全区人民促发展的热情高涨,这为我们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省124个县市区中,我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排名呈逐年上升态势,2013年分别居34位、29位,经济发展实现程度在全面小康二类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寄予了厚望,从招商引资到项目建设,从领导关心到政策倾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在保证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求优、优中求快,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三、适应新常态,奋力开拓加快发展新局面

2015年,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调整之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更是加快全面小康赫山建设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立足赫山发展现状,把握新机遇,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增长。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小康建设为统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党的建设,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底线工作,强化民生保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区委提出这个目标,是基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也是综合各种因素后作出的决策,表明了动员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决心。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在强基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强保障上下功夫。

(一)筑牢平台,全面夯实加快发展的根基

――筑牢工业园区平台。要集全区之力,打造好龙岭工业园、衡龙新区、沧水铺工业小区、兰溪粮食产业园、龙泉工业小区五个工业发展平台。一要理顺体制促进管理。区委、区政府将按照高效管理、促进发展的总要求,理顺管理机制,配强配优人员,集中统一管理园区。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园带多区”建设模式,发挥龙岭工业园的优势,促进各园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建立“镇园合一”体制,强化乡镇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共同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多点发力、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要严格园区绩效考核,对五个园区定目标、定任务、定考核。二要找准定位彰显特色。要加快编制实施衡龙新区、中医药产业园和乡镇工业小区发展规划。龙岭工业园要根据现有产业现状,重点打造中医药、电子产业。衡龙新区要围绕建成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综合示范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以广阔的眼光寻求融入大区域发展战略,在主动融入长株潭创新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江新区中寻找发展机会,努力打造成全市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对接长沙的“桥头堡”。要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多主体投资建设乡镇园区,将沧水铺工业小区打造成以包装袋精深加工为主导、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将兰溪粮食产业园打造成集粮食仓储、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专业园区,将龙泉工业小区打造成以机械、建材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三要强化基础提质增效。要加快龙岭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园区形象。推进衡龙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完善社区配套建设,实现项目两型化、园区城市化、服务专业化。全面启动兰溪粮食产业园建设,加快完善沧水铺工业小区、龙泉工业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承载项目的能力。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用好财政技改引导资金,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医药、电子、食品、纺织、包装、机械制造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成长性好、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创新提质,力争万元GDP能耗下降4%,两型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筑牢基础设施平台。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打造便捷顺畅的交通网。要按照“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思路,持续开展交通大会战,布局实施一批支撑力大、带动力强的交通项目,抓好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省道、县道、乡村公路建设,促进水陆运输互联互通。要整合力量,加大“治超治乱”力度,加强道路的维护管理。二是打造功能完善的水利网。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步伐,启动“五小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确保农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实施河湖连通、沟渠畅通工程,狠抓水利设施管护,着力打造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三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能源网。推进成品油网点、天然气管道及储备基地建设, 加快城乡电网改造,为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四是打造内外联通的信息网。抓好4G无线网络、电信基站建设,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通讯条件。鼓励企业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提高生产效率,拓展销售渠道,发挥好信息技术对生产效率的倍增效应。要建立农村信息交互平台,畅通农产品外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突出重点,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抓手

――集中力量招商引资。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62号文件《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这是新常态下国家对各地招商引资作出的新规范。我们已经很难通过优惠政策竞争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但我区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我们有信心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赫山,打造投资洼地。要紧盯央企、上市公司、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投资动向,重点引进医药、电子、食品加工、商贸等有助于壮大我区优势产业的项目;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企业。要加强在谈项目的跟踪洽谈,确保双汇、海洋城等重大项目落户,力争新引进项目60个以上,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75亿元以上。

――全力以赴立项争资。我们要认清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积极研判和对接上级政策,科学编制全区“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要抓住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部分东部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向中西部倾斜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中央和省、市计划笼子。要围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筛选、包装和储备项目。启动新河沿线示范片区规划,策划岭湖―新河电排二级公路、新河提质改造、清溪河片区开发等项目,争取成功申报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湖连通和沟渠畅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力争全年立项争资18亿元以上。

――聚精会神建设项目。区委、区政府将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建设成败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强化对全区各单位项目建设的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起责任、提供保障,把项目建设抓实抓到位。要认真选定我区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明确具体任务,排定时间表,一个一个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要确保宁朱线年内建成通车,启动欧牌线、泉泥线建设;推动玮隆广场和龙岭工业园、衡龙新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建设顺德城、海吉星、双汇、中以高科、湖南国金贵金属加工贸易、好润佳、绿之韵、华翔三期、汉森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力争布伊尔、世林食品、本源医药、益阳茶厂二期、瑞翊达科技建成投产,培育一批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新增规模企业15家以上。

(三)提质创新,全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增长点

――狠抓转型升级,打造契合区情的支柱产业。要主动调结构、抓转型,提升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双百工程”,重点将医药、电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打造成百亿产业。要营造有利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包装、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充分利用丰富的粮食、生猪等农产品资源,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我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打响赫山蔬菜品牌。加快推进花卉苗木交易大市场、益阳花卉苗木精品博览园建设,培育银城大道沿线花卉苗木产业带。

――建设新型城镇,开创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用、城镇怎么管四个重点问题。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配套政策,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筹资新途径,坚持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双管齐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经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优化城镇土地资源配置。以开展“三创”活动为契机,完善保洁、交管、查违控违机制,加强城镇管理。按照突出重点、分批推进的原则,实行“3+2”城镇发展模式,以“6+5”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将沧水铺镇打造成经济重镇,将衡龙桥镇打造成产城新镇,将兰溪镇打造成水乡古镇,将泉交河镇打造成文化名镇,将八字哨镇打造成生态新镇,将泥江口镇打造成工贸强镇。同时,要以银东社区、竹泉山村为示范,打造一批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区,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美丽村庄,重点将新河沿线18个村连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经济走廊。

――发挥区位优势,巩固商贸物流中心地位。要充分发挥我区位于中心城区的优势,大力挖掘三产发展潜力。加快传统市场提质升级,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支持顺德城、茶业市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特色专业市场发展;加快海吉星、玮隆广场、湘运物流园、汽车商贸城建设,着力打造融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集散高地。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大力创新服务外包、节能环保、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促进餐饮、酒店、商贸、家政、物业管理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注重挖掘、保护、开发“三周一叶”、肖山令、胡林翼、林凡和箴言书院、羊舞岭窑、兔子山遗址等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

(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活力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根本途径在改革攻坚。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紧紧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添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重点推进政府机构、行政审批、财税、土地、国企等领域改革,确保完成第二阶段改革任务。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适时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明晰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切实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和取消下放。积极应对“营改增”扩面,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试点推广乡镇街道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力争完成国企改制扫尾任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防范债务风险。深化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改革,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激活农业发展要素。扎实推进“三超两乱”整治,优化干部队伍。要继续开展创新工作评选活动,鼓励全区各级各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做改革创新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五)严守底线,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要贯彻“认识再高不过分、工作再细不过分、措施再硬不过分”的理念,牢牢把握守住底线的主动权。一要抓好综治维稳。要以确保综治民调进位争先为目标,全面加强综治维稳工作。推动乡镇“天网”工程全覆盖,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和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落实综治维稳工作“村为主”模式,强化基层维稳责任。深入开展“三访三化”专项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化解一批陈年积案,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切实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查处,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二要抓好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平安赫山”创建活动,加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建设。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强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突出整治交通安全尤其是校车安全隐患;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三要抓好计划生育。要把落实村干部责任作为提升计生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制订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各行政村、社区的计生工作分类排队,严格奖惩,促进责任落实。强化“村为主”机制,加强村级计生专干队伍建设,健全报酬与绩效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开展不力的专干要坚决予以解聘或辞退。要形成合力,计生、公安、法院、卫生等部门要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加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力度。四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廉政教育,开展专项活动,整肃干部作风,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常态机制,严厉惩治违纪腐败行为。

要以提高全区人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重点民生项目。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推进城区“两扩六建三步走”工程,加快合格学校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防有辱师德的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两房两改”工程,进一步改善低收入者居住条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卫生服务人群覆盖面,全力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开展村级文体“六个一”工程建设,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敬老院建设,搞好健康养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把支持重点向低收入者、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特别是因病致贫户倾斜,加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安全网。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严把项目准入关,抓好重点行业企业减排、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巩固扩大农村清洁工程成果,坚持不懈地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战、持久战,使赫山的水更清、山更绿、地更净、天更蓝。

四、强化措施,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全区上下要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把抓党建提高到事关经济建设成败、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的高度,严格落实党建举措。区委将出台1号文件,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的最基础性工作抓牢抓实。要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督查机制,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双述双评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抓好对“一把手”的考核评议。加强各级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巩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成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对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活动开展、人员工资、“五小”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推行推优入党制度,完善党员退出机制,纯洁党员队伍。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队伍,为推动我区经济建设、稳定社会大局、创优发展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强化法治保障。我国已进入推进法治建设的加速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国人大对《行政诉讼法》、《预算法》作出了大幅修改,提出了许多新规定、新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保证作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区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崇尚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氛围,为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体系,坚持述绩述效述党建制度,落实各级各部门分类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区“四大家”主要领导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重点工作督办责任制和重点项目建设考评制。积极开展区级领导帮扶企业活动,及时调度和推进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

――强化人才保障。必须强化人才意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人才工作。要制定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优良的条件,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我区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创新,突破编制、资历、学历等人才选育瓶颈,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让真正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得重用。加大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力度,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推动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年轻后备干部,让他们多岗位历练,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同时,鼓励企业主动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整合创新人才资源,打造研发平台。

――强化要素保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解决项目和企业用地、用工、融资难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有效保障土地供给。坚持增加土地供给、盘活土地资源、节约用地三措并举,强化土地规划、收储和出让管理。全力抓好土地报批,多争用地指标,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引导企业合理确定规模,高效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地推行电梯房安置,提高安置地利用率。强力清理闲置土地,对没有履行合约闲置的项目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二要大胆突破资金瓶颈。要严格执行《赫山区本级财政资金存款管理暂行办法》,发挥财政资金以存促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资金。充分发挥区城投、龙岭投融资平台功能,把注入优质资产和盘活用好资源结合起来,力争年内筹融资14亿元。积极支持艾华集团、瑞亚高科、湘运集团、华翔翔能、赫山链条等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融资。落实扩大民间资本准入的政策措施,探索股权融资、PPP等模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融资格局。三要全力破解用工难题。各乡镇街道、区人社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和企业要积极配合,摸清我区就业底子和企业用工需求,用活用好创业就业引导资金,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搭建招聘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在区内,特别是在园区就业。

――强化环境保障。要严格执行《赫山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项规定》。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间,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严肃查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索拿卡要等行为,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依法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揽工程、强装强卸、抢搭抢建、抢栽抢种等不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全区人民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开放包容、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

同志们, 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催人奋进,新常态孕育的新前景令人向往。我们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交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赫山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