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定发展2016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2016-03-14 12:03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作者:宣传部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龙岭工业园管委会,区直有关单位: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粮食生产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强基础、优品质、攻单产、增效益、稳产量”为主线,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制。现就2016年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持战略定力,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当前,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高库存“三高”明显,粮价走低、农民种粮热情降低,部分地方抓粮食生产出现了松懈苗头。赫山作为粮食生产大区、传统双季稻区,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16年,全区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万亩,总产55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07.7万亩,总产50.5万吨;旱粮播种面积10.3万亩,总产4.5万吨。区人民政府将继续鼓励规模新型经营主体在山丘区乡镇发展双季稻生产。

(二)扎实推进粮食产能建设。着力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和地力提升。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数量稳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决遏制抛荒和非粮化,推广“稻--”种植模式;开展对重金属污染产区综合治理行动;严格按照《赫山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加强耕地地力提升,推广绿色技术,确保赫山粮食实现绿色增产。

(三)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及早制定防范预案,提早做好各项准备;要推进科学抗灾,针对今夏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制定科学抗灾技术方案,因地制宜落实应对措施。

二、强化科技支撑,做好现代农业示范推广

(一)抓好优质新品种示范推广。根据绿色高产高效、规模种植及市场需求,开展早超晚优品种示范推广,大力推广适合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良新品种,确保一片一种,实现双季稻区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6年,我区早稻主推品种为中早39、湘早籼45号、湘早籼32号、中早25、株两优819和株两优211等高产品种;晚稻主要品种推荐桃优香占、盛泰优018、泰优390、岳优9113和玉针香、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等优质稻品种;一季稻主推黄华占、天优华占等品种。

(二)做好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协同创新。整合项目资源,开展稻-稻-肥多熟制生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与生产示范。重点扶持一批粮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探索粮油产业生产经营新方式和专业化服务新模式。

(三)推进水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以提升水稻育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发展为目标,以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育插秧大户等为集中育秧主体,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补助促动”运行机制,转变水稻生产及服务方式,完善集中育秧设施设备,建立一个3000平米的现代化智能育秧大棚,扩大和提升集中育秧规模与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早稻完成专业集中育秧面积8.5万亩(大田)以上。继续支持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实行集中育秧,进一步稳定双季稻面积,遏制耕地抛荒,控制水稻直播。

(四)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开展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效模式攻关,以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集中力量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改善的技术瓶颈,力争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效模式推广面积突破10万亩,辐射带动全区机插秧面积达到30万亩。

(五)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防控,严密阻截稻水象甲疫情蔓延。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0万亩。在G536线(原308线)、新河沿线推广应用性诱钵、田间种豆、田边种香根草、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杜绝高毒农药,切实提高稻米品质。

(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坚持农艺农机融合,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示范推广增效肥料、缓释肥、硅钙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推广秸秆还田,恢复发展绿肥种植,引导农民增施商品有机肥、农家肥、沼渣沼液替代部分化肥;大力推广叶面施肥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完善农药监管体系建设,实行高度农药定点经营,大力推广低毒、高效生物农药。

三、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种粮农民效益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推广“田头市场+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等营销模式。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G536线(原308线)、新河为主轴,以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以第一产业的水稻种植为基础,综合发展稻谷加工等第二产业和稻米、米制品的直销等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探索农民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土地入股经营试点,打破土地流转遇到的瓶颈。重点扶持100—200亩的家庭农场和200—1500亩的种粮大户。

(四)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化服务,力争全年新增新型种粮主体100家以上。

(五)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农机、植保、农技、农资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加快构建覆盖粮食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九代”服务,重点扶持向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病虫防治、机械烘干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四、健全保障机制,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发展动力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粮食生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兑现奖惩。区直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区农业局牵头搞好技术服务、协调和检查调度,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严格考核验收。

(二)加大投入。以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为契机,发挥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改进原有的补贴方式,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采用贷款贴息、农信担保、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逐步破解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瓶颈。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2000万元左右,支持发展粮食生产。(1)安排资金继续支持种粮大户在山丘区乡镇发展双季稻生产。种粮大户在山丘区进行了早稻集中育秧、晚稻不进行直播且双季稻连片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原则上每亩补助200元。(2)安排资金用于水稻集中育秧补助和智能化育秧大棚建设。(3)安排资金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高速插秧机和粮食烘干服务。(4)为切实提高耕地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安排资金用于发展5万亩绿肥生产。(5)完善粮食生产奖励政策。安排资金奖励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先进村集体、先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先进个人、突出贡献者和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示范单位和个人。其余资金用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

(三)强化督查。由区政府牵头组织对山丘区乡镇发展双季稻、水稻集中育秧、发展绿肥生产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考核、验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落实工作不力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全区通报;对完成粮食生产阶段性目标任务严重滞后或在迎接省、市粮食生产检查中扣分的乡镇,不得评为绩效评估优秀单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出现连片抛荒5亩以上或零星抛荒累计200亩以上的乡镇,给予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党纪政纪处分。

 

附件:7号++关于稳定发展2016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

 

 

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

2016年3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