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4309030009/2025-2037122 | 发布机构: | 赫山区国土分局 | 发文日期: | 2025-02-13 09:38 |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赫山区新市渡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益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湖南省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新市渡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国土空间,分为镇域、镇政府驻地两个规划层次。
新市渡镇规划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包括是建新村、欧公店村、自搭桥村、养民山村、阳和村、跳石村、高冲村、新华社区;全镇镇域总面积6482.55公顷。
新市渡镇人民政府驻跳石村,新市渡镇政府驻地规划范围包含新华社区东部区域以及新市渡跳石村西北部部分区域,以及养民山村部分区域,总面积72.69公顷,其中城镇开发边界面积63.76公顷。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
三、发展定位
规划依据益阳市总规,确定新市渡镇为一般镇,确定职能分工划定为农贸型,并落实将新市渡镇定位为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
依托新市渡镇现有竹制品加工产业基础、红色文旅产业基础,合理规划其国土空间布局及产业发展布局,将新市渡镇发展特色类型划为:产业发展型乡镇。以新G234国道为主要廊道,联动开发沿线众多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新市渡镇内在文化,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新市渡镇打造为:文旅融合小镇、特色农业乡镇、竹产加工强镇。
结合乡镇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面对的挑战及乡镇发展趋势,引导和促进城镇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至规划期末,将新市渡镇打造为:“水韵竹海,古渡新镇”。
以竹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同时以镇域内的周扬故居、曾三故居等作为红色文化底蕴,加快促进文旅、农旅和竹旅融合,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发展集种植、采摘、观光、休闲、文旅等为一体的特色乡镇。
依托新市渡镇靠近益阳南站的优势交通区位,以及未来G234国道、G319国道、S538省道的建设,发展以竹产品加工为核心,集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和现代宜居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城镇。
四、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规划至2035年,全镇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19222.95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7359.65亩;镇域内无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82.26公顷以内。

五、镇村体系划分
结合现行新市渡镇总体规划,根据对现有各行政村的交通、经济、规模及空间区位等条件的分析,规划形成“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和一般村”的三级镇村体系结构。
第一级:镇政府驻地(1个)——新市渡镇政府驻地主要涉及新华社区、跳石村,为全镇发展中心位置,担负着全镇的行政职能,同时也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级:中心村(2个)——建新村、高冲村,是新市渡镇重点建设村庄和各片区村庄的综合中心。
第三级:一般村(5个)——跳石村、自搭桥村、养民山村、阳和村、欧公店村,主要职能为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服务。

六、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根据现状交通网络、镇村结构体系、产业发展等条件,明确镇域开发与保护区域,最终形成“一心两轴、一廊两屏”的镇域总体空间格局。
一心:以镇区作为新市渡综合发展中心。
两轴:依托新G234国道及邓新公路作为产业发展主轴,G319国道为产业发展副轴,整合镇域优势资源,强化镇域空间统筹,形成集约高效、全域联动的空间发展动力。
一廊:基于志溪河流域构筑新市渡镇镇域的生态保护廊道。
两屏:依托镇域南部的八方山等自然保护山体构筑新市渡的生态屏障。
三生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主要以耕地为主,主要分布于镇域北部跳石村、建新村、自搭桥村。生态保护空间主要以南部的八方山、豹子坡、志溪河等保护山体水体以及公益林等其他保护要素为主要构成部分。城乡发展空间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要集中在镇区,同时在各村有零散分布。

七、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围绕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结合地域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衔接落实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坚持城乡统筹,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对镇域内国土进行规划分区。
规划确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六类一级规划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及乡村发展区细分到二级类。

八、镇域综合交通体系
新市渡镇域道路主要分为高速公路、省道、县道、乡道、主要村庄道路,规划未来新市渡交通系统以G234、G536国道以及现状新市渡至邓石桥公路为主要交通干道,G319国道为次要交通干道,其他道路为交通支线,整体在空间结构上形成“枝状“的路网结构。
过境交通。主要通过邓石桥互通连接华常高速及平洞高速,以及通过新G234国道、X028县道连接益阳市区。
干线公路。主要包括镇域范围内的国道、省道和县道,既是新市渡镇的主要交通道路,又是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走廊,也是城镇重要生长脊。主要包括G234、G536、G319和X028。其中G536向西联系桃江县桃花江镇,向东联通谢林港镇至益阳南站; G319向东南连接龙光桥街道至宁乡;未来规划X028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提升,增强片区与周边地区的对外交通联系。
农村公路。规划形成“干支衔接、产农融合、规模适度、标准适当” 的农村公路网。同时,完善镇域路网体系,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工程,提档升级“产业路、旅游路、扶贫路”,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和抗灾保障能力,实现“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融合发展。
村庄道路。完善乡道与村庄主要道路,尽量形环路,规划村道达到路基宽度 4.5米及以上技术标准,村庄主路按6米控制。

九、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规划至2035年在新市渡镇集镇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四片区”的用地空间结构。
一心:以镇政府为核心的城镇综合服务核心;
一带:沿志溪河打造的沿河风光带;
一轴:沿G234、Y341国道的综合城镇发展轴线,沿线布置公服设施;
四片区:
南部城镇生活片区:主要为居住用地,旨在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生活片区。
文化发展综合片区:依托镇政府和新市渡中心中学等设施,打造镇区文化发展综合片区。
北部城镇生活片区:主要为居住用地,旨在沿志溪河打造休闲生活片区。
东部产业发展片区:依托镇区沿线商业设施及华鑫铸造厂等产业设施,服务于镇区居民的同时辐射带活镇域产业经济。
十、规划实施保障
经依法批准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建立规划监督制度、规划责任制、规划评估制度,严格规划实施监管。
组织机制。由区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规划实施,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措施,按照近期项目计划制定乡镇年度工作安排及重点项目的部署;监督检查各年度工作的推进、执行情况。
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向社会公布和宣传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规划宣传和交流互动机制,将规划核心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
监督实施。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湖南省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平台等,实现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精准实施、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定期评估。


湘公网安备 430903020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