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赫山区泉交河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告

信息来源:区自然资源局 作者: 浏览量:424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索引号: 4309030009/2025-2037469 发布机构: 赫山区国土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2-13 09:48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赫山区泉交河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益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包括镇域和镇政府驻地两个空间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为泉交河镇行政辖区范围,下辖香三社区、12个行政村及泉交河镇莲场、来仪湖渔场、东湖,其中新林村及恩塘村采用“通则式”管理方式编制村庄规划;镇政府驻地涉及香三社区、奎星村及新安山村,总面积为150.63公顷。

二、规划期限

本次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

三、发展定位

结合泉交河镇自身资源特色及上位规划的要求,泉交河镇城镇等级结构中为“重点镇”,乡镇特色引导类型为“现代农业型乡镇”,规划充分发挥泉交河镇作为赫山区多重试验试点叠加区的优势,将泉交河镇定位为智慧高效、农文旅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农业名镇,建设成为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展示的“重要窗口”。

四、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2035年,明确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5931.65,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1254.38,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87.27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00.34公顷以内

五、构建总体新格局

构建“一心一带二轴四区”的国土空间格局。

“一心”为综合服务中心;

“一带”为新河沿线产业示范带;

“二轴”为左支渠产业发展轴、泉交河产业发展轴;

“四区”为西部新型工业化片区、中部特色文旅片区、东部特色农业片区及北部智慧农业片区。

六、合理划定规划分区

根据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结合地域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衔接落实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将镇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5类规划一级基本分区,并进一步细化城镇发展区及乡村发展区,达到二级规划分区深度。

 

七、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组织。通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省道、县乡道等交通规划,实现交通互联互通。规划落实益阳市总规及赫山区“一张底图”交通项目,主要包括普瑞大道(笔架山至铺子岭公路)、雪花湾路、S221及新河南路。

——高速公路。长益高速、长益高速复线南北贯穿镇域而过,并设有泉交河互通口及泞湖互通口。

——城市道路。落实《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联系宁乡市的城市快速路雪花湾路及普瑞大道(笔架山至铺子岭公路),道路走向为南北向,从泉交河镇西南部经过,进一步加强泉交河镇与益阳市中心城区及宁乡市的联系。

——省道。保留提质现状宁朱线、泉泥线,新建来仪湖大道(S221),从镇域西部南北贯穿而过,规划国省道按三级或二级及以上公路技术等级控制

——县乡道。保留提质现状左支渠路(X021)、泞白线(X026)、沧侍线(X023)、衡泉线(Y005)、团结路(Y311)等,规划县乡道按四级或三级及以上公路技术等级控制

内部交通联系。

——内部交通网络。规划形成“五纵五横”镇域内部交通联系网。“五纵”为左支渠路(X021)、衡泉线(Y315)、右支渠路(Y076)、振兴路—泞白线(X026)、来仪湖大道(S221);“五横”为团结路(Y311)、围山渠路、宁朱线(S321)、新河南路、泉泥线(S321)—沧侍线(X023)。至规划期末,村道硬化率达到100%,规划村道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

——和美乡村环路。近期重点提质和美乡村旅游环线,新建新河南路,路面宽5m;提质升级公路15公里,主要左支渠东路、振兴路及团结路,路面宽56m

交通基础设施。

——客运站。规划新建泉交河镇客运站,位于镇政府驻地莲花桥南侧,面积0.86公顷;规划新建一个加油站,位于镇政府驻地凯荣路东侧,面积0.41公顷。

——桥梁。新建车行桥梁3座,其中新河南路2座,分别连通右支渠、侍郎河,引水渠1座,为拆除重建的团结桥,直接连通欧江岔镇东湖花海,加强两镇之间的联系;新建景观桥1座,位于菱角岔村与来仪湖渔场交界处。

 

八、镇政府驻地规划

镇政府驻地为全镇的综合服务及商贸中心,结合泉交河镇土地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周边需要加强管控的区域,确定为:东至城镇开发边界及奎星泵站,南至五一桥,西至左支渠东路(规划),北至新河南路(规划),总面积为150.63公顷。合理确定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工矿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各类用地的配置比例和布局优化方向。

 

九、实施保障

规划分期实施:以存量定计划、以空间定计划、以占补定计划;深入推进年度计划“增存挂钩”机制,实现以“存量”撬动“增量”;发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管控引导作用。

规划数据库建设: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并开展后续监督实施。

健全更新机制:建立健全“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实时监测、定期规划评估、动态维护的规划评估机制。

加强公众参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公众参与制度。规划全过程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方式。

健全用途管制: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严格监督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执法监督与绩效考核,建立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