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益阳市泉交河镇委员会 益阳市泉交河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泉交河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乡镇街道 泉交河镇 作者:泉交河镇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索引号: 4309030009/2020-1319812 发布机构: 泉交河镇 发文日期: 2020-09-24 11:00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中共益阳市泉交河镇委员会

益阳市泉交河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泉交河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驻镇部门单位:

经研究,现将《泉交河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益阳市泉交河镇委员会

益阳市泉交河镇人民政府             

2020年9月5日

泉交河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实涉农工作力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按照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及《益阳市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2020年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基层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切入点,突出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基层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建设服务型、法治型、阳光型政府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基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干事创业的主导作用、服务群众的平台作用、统筹兼顾的协调作用,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一门式服务、一站式办理,切实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上下衔接不畅、职责混淆不清、服务质量不高、队伍出现断层等突出问题,形成职能职责划分科学、人员相对固定、工作有机互补的基层涉农工作格局,努力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1.加强服务场地建设。进一步对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装修提质与规范服务提升,在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整合增设便民窗口,本次整合将公安、市场监督、国土等部门纳入服务中心,努力实现服务最大化。

2.梳理服务事项。利用“互联网+政务”的方式,将审批事项和服务流程重组优化,实现前台接单、后台限时办结,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将根据上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情况,进一步做好事项梳理,熟悉事项清单与办事流程。协调镇级各部门,认领事项清单,做到权责清晰。制定AB岗工作制,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工作人员解释、引导、帮助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并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窗口工作不空岗。

3.创新为民服务机制。一是改变办理方式。根据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条件,改进政务服务集中方式,由各办站所自行办理变为在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集中。二是设置主题窗口。根据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要求,设置为农服务专区,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加强协调,优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其他办件数量较少的,全部归并到综合窗口,由党群和政务中心牵头,进行窗口综合受理,再由综合窗口提交分派到专门部门办理。三是拓展办理通道。由过去群众办事要镇村来回跑、甚至还有跑市区的一个渠道,变为六条通道,即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自助办、帮代办。

4.进一步下放权限。根据上级赋权情况,镇级层面将在第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赋权给村(社区),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加大行政审批服务钢印章、红章的使用力度。

5.进一步加大为民服务力度。一是加强一门式服务业务人员培训。在集中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镇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继续深入每个村(社区),现场手把手教系统使用,教接件办件。二是积极鼓励用系统办件。鼓励村(社区)积极用平台办件,村民到村民服务大厅办事,能通过平台办理的就用平台办理,不怕办错(有纠错机制),通过办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熟练平台操控与办件流程。

(二)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服务体系

1.明确乡镇职能定位。明确在新形势下综合执法大队的主要任务是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突出社会治理、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职能定位。

2.推行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将权责清单作为镇本级履职的基础,健全乡镇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区直部门将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乡镇承担的,需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并按程序审核报批,同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3.划块分片,对全镇13个村(社区)划成13个片区,明确专管人员,实行常态化监管模式。

4.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加强日常巡查,由执法大队联合各职能部门,分时段、分地块、分重点进行了巡查。综合执法队员统一服装、配备执法设备和装备。二是加大摸排力度,对全镇所有实体企业及村(社区)进行全方位摸排,并分为红、黄、蓝三个层次分级建档,一月一次做好上门服务工作。三是加大打击力度,对镇区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打击。

5.进一步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权的法律依据,制定综合执法专门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证权责统一,保证综合执法权的合法性和有效行使。

6.严格行政执法人员录用关,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培训持证上岗。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完善以综合执法为考核对象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从而促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三)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1.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强化村(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的制度机制,引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持续用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规范党内教育和组织生活。

(2)要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各类配套组织运行制度和议事规则,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和村(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探索实施“互助五兴”模式,让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依托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新机制,实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提升社会自治能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

(1)要充分发挥基层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各级群团组织要找准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参与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努力增强群团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创造性,做到改革举措与改革实效相一致,工作创新与群众需求相对接,社会治理与服务群众相统一。要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整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打造融合资源手段的“共享平台”、推动民生改善的“惠民平台”、保障群众权益的“维权平台”和提升群众素质的“活动平台”等四大联动平台。

(2)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要将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作为基层社会治理重点突破的难点问题,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通过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度,引导数量更多、涉及领域更广、业务能力更强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更加紧密地对接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会治理“党委政府掌舵、社会组织划桨”的良性共治。

(3)加快发展群众自治,促进村(社区)共治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要在推进群众自治过程中,始终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自治理念,进一步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依法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参与并处理自己的事务。要认真梳理制订并不断丰富群众社会生产、生活中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以村规民约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熟记和遵守。要更有力地宣传、鼓励、奖励社会正能量,同时对社会负能量加大惩处力度,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3.大力提升基层治理的专业能力

(1)要增强基层干部的服务和管理能力。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依法治理水平,帮助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眼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使基层干部进一步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

(2)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手段。要坚持点线面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建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配强专职网格管理员队伍,第一时间收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问题。加强镇、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建设,整合政法、综治信访维稳、网格员、志愿者等工作力量,整合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汇总分流、矛盾排查分析研判机制,对各渠道各类信息及时进行数据分析、跟进处置、妥善化解,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四)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1.依据现有条件,结合全镇“三线三片”产业布局的规划,把全镇划分为:①高效优质产粮区,重点推广优质稻、双季稻种植。以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鼓励种粮大户带小农户的生产模式(乡镇、村、农业农村局)。②稻油片区,片区范围:兴泉村、宫保第村、胡林翼村、祥云部分、恩塘部分(因该区域早稻灌溉困难,建议种植一季油菜,种植一季水稻,打造万亩油菜)③蔬果片区:依托菱角岔竹益公司等来仪湖三益有机、奎星农庄等生产高效蔬菜。

2.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1)依托益阳市赫山区农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晏红兵)进行统防统治。

(2)依托湖南中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喻聪)进行烘干、代储。(增加10-20组烘干设备,满足全镇早稻烘干)。

(3)促推成立农机合作社,进行机耕、翻耕、收割社会化服务。

(4)促推代育秧社会化服务。(乡镇、村、农业农村局、保险公司、经营主体)

3.推广优质高产降镉品种,推广订单农业(乡镇、村、农业农村局、保险公司)

4.利用现有智慧农业平台推广智慧农业。(经营主体)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体系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镇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乡镇留不住人的硬环境

(1)改善干职工办公生活条件,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房屋等资源进行装修或改建,进一步完善“五小”设施建设,即小食堂、小澡堂、小卫生间、小阅览室、小文体活动室。

(2)规划建设乡镇干职工周转房,改善干职工生活居住条件,使干职工安心工作扎根基层。

2.以公务员法规为前提,加大对基层乡镇公务员政策倾斜,打造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软环境

(1)针对基层特殊环境,在公务员录用、工作调动、提拔使用、学习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比如在招考分配上,根据乡镇上报缺额来确定每年乡镇需要招考的公务员数量,泉交河镇目前公务员编制空编14人。

(2)干部使用上,建议对乡镇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提拔县处级干部时,同等条件者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优先等。

(3)制定基层乡镇人才结构调整规划,根据乡镇实际,分期分批引进农业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每年拿出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地区专业技术的考生进行定向招聘,根据岗位要求分别组织命题,考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考生只做专业要求,学历可以适当放宽,以缓解基层技术人员缺乏以及农民缺乏技术指导的现实问题。例如泉交河镇水利技术人员在未来三五年之类可能存在断层的现象。

3.以服务“三农”为着眼点,加大基层干职工专业知识更新的力度,创造长效交流沟通的良好新环境

(1)完善培训机制,组织对全镇干职工进行基本农业农村知识培训,通过视频拍摄、宣传、座谈会、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干部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熟悉,如我镇推出的《95后春耕第一课》《95后双抢第二课》等系列视频,推送上了学习强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2)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理论方面,我镇每个月组织镇村35岁以下青年干部开展“微党课”活动,让年轻人走上讲台讲政策讲业务讲故事,进行交流分享。不定期举办摄影、视频拍摄、写作等培训班提升青年干部多方位能力。实践方面,将所有的年轻干部派驻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办点干部。加强与村干部、群众的交流,使年轻干部逐步熟悉村情户情,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在重点工作中,大胆启用年轻干部,通过老带新传授工作经验,在压力下、在实践中加速全面发展综合性人才的成长。如今年春耕生产,派出干部与种粮大户双向对接、结对帮扶。

(3)建立健全后备人才库,吸纳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的乡贤、掌握新型农业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进入村支两委队伍或后备培养队伍,对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选送到上级部门重点培训农业专业知识,回来后再挑重担。

四、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我镇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任副组长,党政办、党建办、财政所、经发办、社会事务办、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党群和政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2.搞好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确保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工作推进高效有序,中心建设稳定和谐,加快推进为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