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商务局2020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新)

信息来源:赫山区商务局 作者: 浏览量:334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索引号: 4309030009/2021-1427821 发布机构: 赫山区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1-07-30 11:18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政策,起草我区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研究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流通体制改革并提出建议。

2、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促进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3、拟订全区国内贸易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市场发展,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4、承担牵头协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提出整顿和规范全区市场秩序的工作建议;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

5、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分工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指导全区报汽车回收企业经营管理。

6、贯彻执行国家进出口商品、加工贸易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技术目录,协助拟订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7、贯彻执行国家对外技术贸易、出口管制以及鼓励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出口的贸易政策,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技术的工作。

8、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服务出口、服务外包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9、贯彻执行我国多双边(含区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

作战略和政策,推进我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与投资贸易合作;承担全区商务领域涉及世界贸易组织事务的相关工作,负责对外经济贸易协调工作。指导我区对港、澳、台地区贸易和经贸合作活动,协调港、澳、台投资管理工作。

10、协助开展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协助开展对外贸易调查和产业损害调查,指导协调产业安全应对工作。

11、宏观指导全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组织实施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协助投资促进及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工作,规范招商引资活动;承接会展业促进与管理有关工作,指导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工作。

12、承担全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区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出境就业管理政策,协助实施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

13、贯彻执行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和方案,协调管理全区承担的对外援助项目;协调管理多双边对我区的无偿援助和赠款(不含财政合作项下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赠款)等发展合作业务。

14、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企业参加商务部、省政府、省商务厅、市政府、市商务局举办的内外贸易促销活动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活动,指导、协调以赫山区名义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种内外贸交易会、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

15、负责直属企业及行业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

16、承担全区商务系统统计及其信息发布工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全区流通领域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建设。

17、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根据赫山区编制委员会核定,区商务局其有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1、办公室; 2、外经外贸股;3、市场调节股;4市场建设股;5、市场秩序股(法规股、政务服务股);6、电子商务股; 7、投资管理股;8、财务审计股; 9、人事股(企业改制办公室)。

所属二级机构分别是:1、益阳市赫山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益阳市赫山区行业服务中心(股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赫山区商务局收入总计1687.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360.81万元,其他收入134.2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192.42万元。支出总计1687.5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408.24万元,公用经费291.41万元,其他专项资金支出862.9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24.97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区商务局无项目支出。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度区商务局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度区商务局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度区商务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我单位在资金使用上,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开拓创新、奋力作为,全面完成了年初绩效工作目标。

(一)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区预计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119亿元,同比增长15.5%;实际利用外资8607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46%,同比增长15.41%。其中,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20万美元,同比下降37.06%,内联引资108.69亿元,同比增长26.73%。

全区新签约项目36个,新开工项目25个,新投产工业项目2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2%。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68.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二)外经外贸

外经外贸高位增长。2020年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2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截至11月外经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额为528.52万美元,同比增长19.36%。

(三)商贸流通

内贸流通增势强劲。预计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亿元,同比增幅为5.5%,居全市第一。企业新入规任务14个。预计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0.2亿元,农产品零售销售额达2亿元,完成任务目标136%。

安全生产严格排查。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4次,局务会12次,研究分析调度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安全生产月”和“3·15”活动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提升企业、市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定期聘请有安全生产资质证的第三方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包括加油站、局属二级机构、农贸市场和大中型超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进行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牵头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进行安全生产排查308人次,126个单位,发出限期整改文书1份,全区查处并结案非法成品油经营案件8个,向公安移送成品油经营案件3个,向相关单位移送案件线索6条,行政处罚11.2万。

电商活力日益激增。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举办“京东618”直播带货,宣传推介14款赫山农特产品,在线人数55万人,在线成交27856单,总成交额达110万余元;电商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乡镇提供厨师上门、货物派送等服务,月销售额达200万元左右;成功打造赫山庙万木春购物商场情景化美食街,日销售额过30万元。截至目前,三产业实现线上销售过十亿元。

(四)疫情防控

为打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局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严督细查、保供稳价、联防联控、积极宣传等举措切实做好市场保供和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制定《赫山区商务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益赫商发〔2020〕3号)、《赫山区商务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应急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及《关于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加油站点清洁消毒的通知》等文件方案,共为区内14个农贸市场、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万达、海洋城、步步高、沃尔玛等商场超市、88个加油站发放口罩20万个,84消毒液40余箱,积极帮助区内农贸市场等购买和调运防疫用品,指导企业保质、保量、保供稳价,重点督促大型超市做好粮食、食用油等商品供需储备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未发现特别的问题,各种预算支出执行基本未偏离绩效目标的情况。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应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二)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南省委“九条规定”,建立本部门“三公经费”等公务支出管理制度及厉行节约制度,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规范支出标准与范围,并严格执行。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暂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益阳市赫山区商务局

2021年7月23日

附件3:

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投   入(20分)

目标

设定(5分)

绩效目标

合理性(2分)

2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

明确性(3分)

3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

配置(15分)

在职人员

控制率(5分)

5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经费”

变动率(5分)

5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

安排率(5分)

5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预算支出与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预算支出/预算总支出)×100%。

重点预算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预算支出支出总额。

预算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预算支出支出总额。

过   程(30分)

预算

执行(20分)

预算

执行率(4分)

1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数/预算数)×100%。

预算执行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预算

调整率(2分)

1.79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

进度率(2分)

2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本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结转

结余率(2分)

0.74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结转结余

变动率(2分)

2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公用经费

控制率(2分)

2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2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政府采购

执行率(4分)

4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程(30分)

预算

管理(5分)

管理制度

健全性(2分)

2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金使用

合规性(1分)

1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预算支出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预算支出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

息公开性(1分)

1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

完善性(1分)

1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资产

管理(5分)

管理制度

健全性(2分)

2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

安全性(2分)

2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

利用率(1分)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   出(30分)

职责

履行(30分)

实际

完成率(8分)

8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

及时率(4分)

4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质量

达标率(8分)

8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重点工作

办结率(10分)

10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效   果(20分)

履职

效益(20分)

经济效益(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

或服务对

象满意度(5分)

5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总分

98.5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