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赫山区: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 做好“农村土地入股改革”后半篇文章

信息来源:赫山区统筹办 作者: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索引号: 4309030009/2024-1884854 发布机构: 赫山区农业局 发文日期: 2024-01-05 08:39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土地“碎片化”、种粮积极性降低、高标准农田标准不高提质难、“有人无田、有田无人”人地矛盾四大农业发展难题,赫山区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入股改革试点,2021年9月,成立了益阳市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权和经营性资产,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和住宅的出租及合作共建等12类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农村土地权益“可视化”、资源“市场化”、种植“规模化”。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对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加,由于没有担保手段而难以实现商业贷款,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存在很大缺口,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产权、资产的特殊属性,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对农资金融服务存在较大风险和挑战,对农民而言,最值钱的资产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通过抵押、出租、入股和转让等方式获得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出现了农户“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应运而生。

  赫山区通过农村土地入股改革,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优化,为开展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创造了良好先决条件,并且在前期实施土地经营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时已有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之上,赫山区抢抓契机、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风险可控的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模式,扩大了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使农村产权能够加速流转,使农村土地资源“活起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具体做法

  强化组织保障。依托益阳市赫山区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同步作为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领导小组,实行“一个领导小组,两个改革职能”。明确要求区经服站牵头负责,区金融办、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各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通力合作,高效保障试点推进实施。

  明确政策支持。围绕农村产权市场的建设和规范交易管理,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赫山区土地入股改革实施方案》《赫山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益阳市赫山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拟定了《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登记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交易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相关管理制度。

  创新运行模式。建立农村产权主管部门、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机构等三方合作机制,农村产权主管部门认定颁发农村产权有关权证,搭建以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依托的农村产权抵(质)融资金融服务平台,实行土地经营权证、抵(质)贷款和他项权证“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建立规范、简便的贷款办理流程。

  优化风险管理。结合赫山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产权权属确认、价值评估方式、处置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征信档案建设。依托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平台搭建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地块确权信息、地块流转情况、地块土地评分、地块种植情况、地块产量情况、地块现场照片等农村产权信息与金融机构互通互联,大幅度降低农村产权抵(质)融资抵押物调查工作量,合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融资审查效率。

  持续宣传推介。依托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招商大会、土地入股改革屋场会等活动,加强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的宣传推介,提升其知晓率,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破解金融机构和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要成效

  搭建了一个服务平台。建立了以区产权交易中心为桥梁,连通农村产权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平台,建立了以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的投贷联动、风险管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从农村土地资源确权登记、挂网流转交易、办理经营权证到办理经营权抵(质)押融资的一站式服务,有土地流转和融资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只进一张门,办成所有事”。

  形成了一套规范流程。编制《赫山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资料汇编》《赫山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质)押贷款流程图》,形成了农村产权登记、审核、公示、颁发和抵(质)押贷款的规范化一体化办理流程,其中抵(质)押贷流程为“经营主体在区产权交易中心办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办理土地经营权证——经营主体提出抵(质)押融资需求——提交融资所需资料至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审核资料——金融机构向区产权交易中心提出他项权证——区产权交易中心审批办理他项权证——银行正式放款”。

  

  扶持了一批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共办理经营权证61份,经营权他项权证53份。农业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发放土地流转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4548万,解决了当地一批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为农村产权持有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使得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更加便捷,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赫山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他项权证

  激发了一域农业活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小田块打造成田块整齐、规模连片、耕作条件良好的大田,吸引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通过农村土地入股改革,赫山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主体增利,2023年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万亩综合示范片亩产达501.9公斤,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村、农户增收120元/户,经营主体净盈利达120元/亩。通过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种粮大户打破地域壁垒,参与全区土地流转,1000亩以上的大户达33家,最大面积4225亩,金融支持200万元,金融杠杆为推动小农经济、小作坊向规模经营发展增底气、鼓干劲、添活力。

  主要经验

  以推进农村土地入股改革强基础。一是厘清产权归属。开展土地入股改革将农户承包土地精准登记入册,清晰记录每块土地产权归属,为土地产权流转免去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是整合土地资源。赫山区目前已有49个村完成土地入股改革,整合土地20万亩,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土地经营权交易土地17.2万亩,有效破解土地“碎片化”和人地矛盾难题,种粮大户手上有了地,规模经营有了底子。三是引导集约发展。土地入股改革与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有着同样的目标群体,即种粮大户和规模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入股改革,凸显出了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是为其做好后续保障,用好金融杠杆推动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引导资源流向,解决好经营主体资金怎么来的问题。

  以高效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强保障。一是持续高位推动。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涉及农户、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等多方利益,且土地经营权证办理和抵(质)押金融服务尚属新鲜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试点推进过程中存在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办理困难的问题。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持续关注、持续协调、持续推动,可为多方主体凝聚共识,达成合意。二是找准合作主体。选择靠得住、信得过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运营合作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平台,制定简明细致的交易流程,打造高效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作为农村产权抵(质)押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的最好载体。三是明确运作模式。赫山区采取政府主导、土流集团公司运营的运作模式,在“土地入股改革”工作暨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赫山城投公司和土流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由区经服站作为发证机关,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为鉴证单位共同制发土地经营权证,办证程序流程清晰、安全可控。

  以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强服务。

  

  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平台

  以数字为媒,搭建一站式信息共享平台。赫山区以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搭建土地经营权抵(质)押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通过GIS技术,精确地标识、追踪每块土地的权属交易信息,利用土壤质量、区位优势、气候条件等指标,帮助经营主体、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机构正确评估土地资源价值;地块种植、地块产量、现场照片等功能模块可以追踪每块地块的种植、产量情况,实现产权数据一张网、交易数据一本账、产业数据一张图。以专业为基,构建闭环式风险管控机制。通过提供专业化评估服务、建立逾期后抵押物再挂牌流转处置机制、探索“政银保”合作风险分散模式、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多种手段,建立一套以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涵盖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产权评估、合同签署、融资运行、风险预警、资产处置等交易全流程的闭环式金融风险管控机制,全过程信息化运营管理,全过程真实透明可回溯,为金融机构在抵押物调查、风险评估和监测、催收处置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化解金融机构“想贷又不敢贷”的矛盾,为农户提供看得见、够得着、用得起的金融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