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 规划(2021-2025年)

信息来源:赫山区卫生健康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索引号: 4309030009/2023-1844699 发布机构: 赫山区卫生局 发文日期: 2023-10-23 12:16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益阳市赫山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发展规划(2021-2025年)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深化,赫山区进入实现医疗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关键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外来人口就医等所带来的挑战,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医养结合”和多元化就医需求,构建科学、公平、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结合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要求,特制定《益阳市赫山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以统筹全区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规划背景和现状

     “十三五”时期,赫山卫生健康事业不断改革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一)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十三五”时期,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一是孕产妇死亡率(2020年)为0人;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20年)为5.35‰;三是人均预期寿命(2020年)为77.53岁,较“十二五”末提高0.3岁。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为全区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原12项增加到31项,覆盖100%的常住人口。

    二是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全区12个乡镇卫生院(含2个非建制乡镇卫生院)、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0个行政村卫生室。

    三是“健康赫山”信息化项目建设正在搭建。

    四是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快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在30%以上。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充。新建了区精神病医院和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近2500万元,加强了全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医疗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投入6000多万元,新添置了核磁共振、CT、彩超、DR、职业健康体检车等大型医疗卫生服务设备。市第三人民医院建成ICU病室,部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康复理疗科。区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区精神病医院达到二级标准。

    四是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9名。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体系,开展了“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平安医院”、“五好”单位、优质服务基层行、6S管理等活动,开展了医院同质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和乡村医师IPTV培训等。

(四)卫生应急基础大力夯实

     成立了传染病疫情和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分队、医疗救援队,制定了应急预案,完善了信息报告、监测、预警体系,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处置了预警。做好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紧急医学救援。全区没有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疾病预防控制成绩突出

     认真落实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没有出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流行;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认真落实了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杜绝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霍乱等的发生,没有出现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的暴发流行。认真落实了消除疟疾措施,加快了消除疟疾进程。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全面开展了生活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六)妇幼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认真落实了农村孕产妇区、乡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政策,开展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早期增补叶酸、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

    (七)卫生法制和卫生监督依法推进

    推进了依法行政,明确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落实了依法准入、依法执业,加强了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执业监督管理。

    (八)爱国卫生工作卓有成效

    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9个、市级卫生村36个,省级文明卫生单位13个。完成农村改厕项目任务21823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73.93%提高到2019年底的91.51%。

    (九)行业作风明显好转

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等,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一些突出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优化,病人满意度测评在95%以上。

    (十)现实困难

    一是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传染病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二是疾病谱发生改变,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提高。三是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机率较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综合防控的负担越来越重。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较为薄弱。

    三是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条件仍较落后。还有少部分行政村卫生室建在乡村医生自有房屋,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四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相对不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二是人力资源结构不优。三是人力资源分布不均。

    五是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赫山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有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6家。

    六是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单位经费仍未完全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费仍有差距。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卫生健康工作目标,守底线、惠民生、促发展,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为赫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健康需求导向。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为主线,适度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

    2、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3、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坚持系统整合。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

    5、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和布局,分类制订配置标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合理控制公立医院资源规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合理适度地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业,形成良好发展公共服务基础,为“健康赫山”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全区实现全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全覆盖为目标,满足区域内90%以上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真正做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区县”目标。提升区级公立医院技术水平,做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规范引导民营医院。以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为特色,发展中医养老特色,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完善区域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按照规模合理、适度超前的思路,实现对周边区的辐射,打造具有赫山特色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具体指标。

    ——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8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35‰以下。

    ——立足赫山实际,发挥区位优势。针对赫山区居民的主要疾病、就诊习惯和支付能力,构建诊疗和预防结合、急慢病分治、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自身就医环境。主动发展区级医院与益阳市和湖南省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和业务合作关系,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通过将专家请进来的模式留住患者,将区域内住院比例从目前的55%提升到90%以上。

    ——注重内涵发展,强调系统整合。从城乡居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入手,稳步推进赫山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转变医疗机构依靠不断增加业务量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卫生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办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预测。2025年赫山区常住人口达到83.5万人,年住院率(医疗机构数据)将达到18%左右,年住院人次为15万人,其中13.5万人在区域内医疗机构住院,平均住院日在7.5天左右。区级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占比为5:2:3,病床使用率分别超过80%、60%和9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急慢病分治和分级诊疗模式基本成型,服务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2021年,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在益阳市处于领先水平,2025年,居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在湖南省各区处于领先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指标符合国家对区域层面的相关规定。

图表1    2021-2025年赫山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主要指标

  

单位

现状(2020年)

近期(2023年)

远期(2025年)

常住总人口

万人

79.5

81.9

83.5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千人

5

5.8

6.35

其中:医院

/千人

3.4

3.9

4.36

区办公立医院

/千人

2.49

2.50

2.51

社会办医院

/千人

1.8

1.82

1.8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千人

1.63

1.8

1.99

执业(助理)医师数

/千人

2.02

2.1

2.2

注册护士数

/千人

1.88

1.95

2.0

——医疗机构床位的构成

2025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的构成情况见下表。

图表2    2025年赫山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的床位构成

  

医院(张)

基层卫生机构(张)

床位合计(张)

床位占比(%

床位数

3640

1663

5303

--

其中

治疗床位

2840

1263

4103

77.4

康复护理床位

700

400

1100

22.6

其中

公立

2100

1663

3763

70.9

民营及职工医院

1540

--

1540

29.1

    三、主要任务

(一)医院建设项目

    1、公立医院建设

    重点办好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各1家。

    (1)区人民医院

    赫山区人民医院是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十四五期间,区人民医院要加速发展,床位达到1000张,成为全区综合性医疗中心;重点发展心脑血管、消化、呼吸、创伤急救、肿瘤、老年病等专科,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技术水平;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市级和省级对口医院强化合作关系,包括: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搭建相关专科疾病转诊的绿色通道;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到区人民医院坐诊,集中完成择期手术;区人民医院重点建设相关专科,与上级医院进行对接;依托区人民医院设立赫山区医学检验中心,设置标准符合《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规定。整合医院检验科,承担医院(社区)临床、体检检验、突发公共卫生标本的检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医学检验学科研、教学、人员培训、继续教育等职能。

图表3         赫山区医学检验中心规划一览表

序号

  

  

业务面积(m2

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

1

赫山区检验诊断中心

区人民医院

600

2020

2024

2

赫山区影像诊断中心

区人民医院

500

2020

2024

    2021-2025年,完成南院区建设项目,总投资6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92000平方米。

    (2)区中医医院

    新建住院大楼,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2024年赫山区中医院床位建设规模将达到400张,先期开放200张病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到2025年,床位控制在400张左右,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水平;重点打造神经内科、骨伤、康复、老年病等特色专科,打造赫山区康复医疗中心;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市级和省级对口医院强化合作关系,包括: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搭建相关专科疾病转诊的绿色通道;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到区中医医院坐诊,集中完成择期手术;区中医医院重点建设相关专科,与上级医院进行对接;以近200张床位的康复病区为龙头,打造全区的康复护理医疗网络,负责全区居民慢性病和急性病康复期的住院治疗;到2025年,基本完成肿瘤、血液、康复、检验、ICU等功能科室的重大设备采购项目。

    (3)区妇幼保健院

    通过2021年完成公卫楼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建筑面积9800平米,成为全区妇幼保健中心。2022-2025年,完成区妇幼公卫应急医疗救治综合大楼建设,集急诊急救、公共卫生门诊、住院等为一体,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4100㎡,总投资9200万元。总业务面积达到22100平米,开放床位达到300张。到2025,基本完成微创、检验、影像、放射、ICU等功能科室的重大设备采购项目。

图表4        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规划一览表

序号

 

等级

床位(张)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设

方式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1

赫山区人民医院

二级

三级

550

1000

26789

92000

扩建

2

赫山区中医医院

二级

三级

200

400

4336

20000

扩建

3

赫山区妇幼保健院

二级

二级

150

300

6518

22100

扩建

合计

900

1700

37643

122100

 

    2、社会办医院建设

    (1)鼓励社会办医向高端化、专科化发展。赫山区社会办医疗资源丰富,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形成有序竞争;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非基本需求;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康复、老年护理、养老等紧缺服务,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

    (2)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到2025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9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站)、口腔疾病、老年病和慢性病诊疗机构等各类医疗机构,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支持社会办医院合理配备大型医用设备。加快办理审批手续,对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办医院,应按照规定予以批准,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社会办医发展项目。2021-2025年,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转型1-2所老年护理、康复、医疗美容、临终关怀、医学检验等新兴和急需的健康服务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机构。

图表5         2025年赫山区社会办医院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置

医院类别

2020年现状

2025年规划

等级

实际床位(张)

核准床位(张)

规划

1

益阳子仲肾脏病医院

益阳市赫山区龙洲北路288号

专科医院

一级

40

40

加强

2

益阳前进医院

益阳市桃花仑西路802号

综合医院

一级

30

26

加强

3

益阳诚仁医院

益阳市梓山苑小区151栋

综合医院

一级

65

50

加强

4

益阳朝阳康复医院

益阳市迎宾西路415号

中医专科医院

一级

100

100

加强

5

益阳正和皮肤病医院

赫山区桃花仑西路70号

专科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6

益阳九龙医院

益阳市益阳大道128号

综合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7

益阳现代妇女儿童医院

益阳市龙洲路622号

专科医院

一级

50

50

加强

8

益阳瑞澜医疗美容医院

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街道办事处康富路社区301

专科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9

益阳和睦佳妇幼医院

益阳市赫山区十洲路29号

专科医院

一级

30

30

加强

10

益阳南方骨伤医院

益阳市金山南路

专科医院

一级

80

80

加强

11

益阳亚当泌尿专科医院

益阳市金山路9号

专科医院

一级

30

30

加强

12

益阳益民康复医院

益阳市金山路与老桃益路口

康复医院

一级

40

40

加强

13

益阳何氏康复医院

益阳市团圆路1号

康复医院

一级

90

90

加强

14

益阳赫山博和精神康复医院

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椆木村

专科医院

一级

60

60

加强

15

益阳百信医院

益阳市益阳大道318号

综合医院

一级

70

45

加强

16

益阳殷氏中医正骨医院

赫山区罗溪路全丰小区B11、12栋门面

中医专科医院

一级

36

36

加强

17

益阳口腔医院

益阳市康复北路165号

专科医院

一级

15

15

加强

18

益阳泥江口桥头肛肠医院

赫山区泥江口镇大桥北侧

专科医院

一级

30

30

加强

19

益阳建辉老年病医院

赫山区龙岭工业集中区石头铺村

专科医院

一级

35

35

加强

20

益阳殷桂秀中医骨伤医院

益阳市桃花仑东路1312号

中医专科医院

一级

30

30

加强

21

益阳易氏风湿病中医专科医院

益阳市金山南路66号

专科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22

益阳长盛中医康复医院

益阳市大桃路381号

中医专科医院

一级

40

40

加强

23

益阳顺康中医康复医院

益阳市玉兰中路玉龙山庄综合楼

中医专科医院

一级

52

52

加强

24

益阳赫山立康风湿病专科医院

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珠波塘村

专科医院

一级

50

50

加强

25

益阳赫山白石塘医院

赫山区衡龙桥镇白石塘村

综合医院

一级

22

20

加强

26

益阳市铁路职工医院

益阳市会龙路

综合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27

赫山凤凰湖农场职工医院

赫山区笔架山乡凤凰湖农场

综合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28

益阳银城医院

赫山区桃花仑东路与银城大道交汇处附近东南

综合医院

一级

45

45

加强

29

益阳赫山大桃医院

赫山区大桃北路242号

综合医院

一级

200

200

加强

30

益阳赫山天成医院

赫山区龙光桥街道腰铺子村

综合医院

一级

20

20

加强

31

益阳赫山仁慧医院

赫山区 湖南省白鹿路25号

综合医院

一级

38

38

加强

32

益阳赫山资江医院

赫山区龙光桥街道

综合医院

一级

50

50

加强

33

益阳交通医院

赫山区滨江东路394号

综合医院

一级

40

40

加强

34

预留社会办医院

两型社会示范区

专科医院

 

/

 

规划新建

35

预留社会办医院

两型社会示范区

专科医院

 

/

 

规划新建

    3、医院人员配备

    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为重点,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标准工作量为依据,结合服务人口、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配置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合理确定医护人员比例。按照医院级别与功能任务的需要确定床位与人员配比,承担临床教学、带教实习、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医学科研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适当增加人员配置。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1)明确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

    (2)强化主要职责。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乡镇卫生院分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3)规范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行政村、居委会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2、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2021年,全区共规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站8个。2021-2025年,完成桃花仑、会龙山、赫山、金银山、龙光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服务站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

图表6      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服务人口

(万人)

现有床位

(张)

规划床位

(张)

现有建筑面积(m2

规划建筑面积(m2

1

桃花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8

65

65

2333

5000

2

会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1

99

99

4152

8000

3

金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5

50

50

2270

2700

4

赫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80

80

3028

7000

5

龙光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6

80

80

4100

8000

 

合计

34

374

374

15883

30700

    3、乡镇卫生院建设

    到2025年,全区设置乡镇卫生院12个,其中:5个中心卫生院,7个一般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加强区中医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提升康复护理的诊疗水平,针对康复护理服务,对现有的住院设施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与区医院的分工协作,大力提升基层医疗资源的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率。

    将10个乡镇划分为5个医疗中心区,一是以欧江岔镇中心卫生院为中心,辐射泉交河镇和笔架山乡;二是以兰溪镇中心卫生院为中心,辐射八字哨镇;三是以沧水铺中心卫生院为重点,辐射衡龙桥镇;四是以泥江口中心卫生院为重点,辐射新市渡镇;五是以岳家桥镇中心卫生院为中心。重点将岳家桥镇、欧江岔镇中心卫生院逐步建成达到国家二级服务能力的区域性综合医院。

图表7         2025年乡镇卫生院规划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服务人口(万人)

现有床位(张)

规划床位(张)

现有面积(m2

规划面积(m2

1

沧水铺镇中心卫生院

5

220

220

19614

22614

2

欧江岔镇中心卫生院

3.6

95

200

6830

9500

3

泥江口镇中心卫生院

5.5

200

200

7927

12000

4

兰溪镇中心卫生院

7.7

200

200

6950

9000

5

岳家桥镇中心卫生院

4.8

99

99

5500

7500

6

八字哨镇卫生院

2.3

45

50

3500

3500

7

新市渡镇卫生院

2.1

50

50

3200

5000

8

泉交河镇卫生院

4.4

35

60

3329

3329

9

笔架山乡卫生院

3.4

50

50

2600

5650

10

衡龙桥镇卫生院

6.4

65

80

1400

5000

11

欧江岔镇牌口卫生院

2.2

60

60

2520

4000

12

会龙山街道黄泥湖卫生院

2.1

40

40

2000

2000

合计

49.5

816

1289

65370

89093

    4、村卫生室建设

    支持建设170个行政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到2021年底,行政村卫生室建设达到10200m2。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

    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基本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每所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

    (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项目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强化疾病预防任务。以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构成城市—乡镇(社区)两级疾控网络。2021-2024年完成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建筑面积约6150平方米,计划投资8000万元。区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及泉交河血防站现状保留。

    (2)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设,深化专业技术服务“龙头”作用。加强镇、村疾控工作的硬件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功能。按照不同疾病防治要求,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防治工作,稳步降低赫山区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巩固赫山区全省慢病管理示范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每个乡镇、街道建立1-2个健康教育示范村(社区),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教育知晓率,2025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2021-2025年,赫山区血吸虫病达到消除标准。

    2、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建设

    (1)机构设置。赫山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现状保留,以乡镇、社区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为基础,建立卫生健康监督体系,积极探索基层卫生健康监督工作新模式。

    (2)强化管理。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做到网格到底、明确职责,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考核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重点做好医疗执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和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

    (3)提高能力。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杠杆和信息引导等手段,提高卫生行政能力。强化卫生法制、规范行政许可、加大监督力度,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完善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落实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和医患争议处理机制,建立协调统一的卫生健康管理体制。

3、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1)机构设置。以赫山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妇科、产科等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完善集妇幼卫生监测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区、乡镇(社区)、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2)提高能力。推进区妇幼保健院公卫楼标准化、规范化和妇幼公卫应急医疗救治综合大楼的建设,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规范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健全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和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儿科急救能力建设,完善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健全产科急救机制,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全面保障母婴安全。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工作,提高服务“幼有所育”的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主体多元、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4、医疗急救网络建设

    (1)规划目标。至2025年,建成机构健全、设施配套、装备适用、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服务良好、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点三级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网络联网联动、运转协调、覆盖城乡各地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机构设置。全区设1个120急救中心,按平均10-15万人左右设一个急救站,原则上各区、镇至少设1处急救站点。

    城区急救站满足服务半径2-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6-8分钟。

    五个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满足服务半径5-10公里,急救反应时间30分钟。

    急救站覆盖不到的区域,设急救点补充。

    (3)规划布局:

    规划急救中心1个:依托赫山区人民医院。

    规划急救站5个:主要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

    规划急救点7个:主要依托乡镇卫生院。

    5、精神卫生防治建设

    建立以赫山区精神病医院为龙头,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各乡镇(街道) 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精神卫生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完成区精神病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24年以前完成区精神病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约8000平米,并投入使用。从2021年起,按1人/10万/每年标准,逐年增加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到2021年,精神科床位设置达400张。逐步完成相关设备的配置。2021年,力争服务能力达精神专科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6、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备

    (1)到2025年,赫山区公共卫生人员需要达到585人(每千常住人口数达到0.7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按照要求配备。

 (3)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合理配备人员,总体人员不少于167人(每千常住人口数达到0.2人)。区、乡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80%。

 (4)区急救中心、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人员编制应当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年急救业务量和年精神卫生防治任务进行配备,独立预算,适时调整。建立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和组织严密的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和赫山区实际科学布点,完善急救中心功能。

    (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卫生人才制度

    坚持“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卫生人才资源系统,加强卫生人才信息的沟通和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引导卫生人才向基层、农村地区流动,优化卫生人才配置,逐步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和单位各司其职的宏观管理机制,实现卫生人力资源全行业管理。

    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补充和引进力度,多渠道培养卫生人才。到2025年,基本实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6人的配置目标,其中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各达到2.2和2.0人。在卫生事业编制总量内,以此为基础,分级核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三至五年内按核定编制补充卫生技术人员。

图表8  2020-2025年赫山区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规划

(单位:人)

2020

2025

卫技人员

执业医师

注册护士

卫技人员

执业医师

注册护士

区级医院

932

311

497

1100

360

660

社会办医院

863

390

311

891

459

34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154

502

383

1350

580

525

区疾控中心

47

16

10

50

18

12

其它医疗卫生机构

435

394

101

450

420

130

合计

3431

1613

1302

3841

1837

1670

1)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新进人员除护理专业以外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乡镇卫生院临床人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执业助理证以上的条件,“十四五”期间,区级公立医院每年引进本科以上毕业生10名;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充实到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每年为区级公立医院引进副高级以上职称技术骨干5名。选择同类性质事业单位,肿瘤、骨伤、呼吸、消化、康复、护理等专业的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作为医疗技术骨干通过直接考核等灵活便利形式,经编办、人事、监察、卫健审核同意,办理流动(调入)手续。

3)争取财政专项支持,建立持续投入机制。“十四五”区财政每年为卫生系统安排卫生人才引进及奖励经费100万元,用于对引进人员安置费及高职称人员奖励津贴。

    3、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增加区级公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权限,鼓励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到“十四五”末将人员支出占比提高到38%以上。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4、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科研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力争每年新立项1项,开展2项以上科研项目。二是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覆盖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历的达标率达90%以上,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卫生专技人员学历水平达专科以上的占95%。三是着力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每年选拔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通过举办学习进修班、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四是加强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年轻、后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好后备干部队伍。五是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每年签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5名。

    (五)“健康赫山”信息化项目建设

    通过“健康赫山”信息化建设有效地实现互联网+健康、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各项医改目标。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唯一数据载体,居民健康数据和诊疗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优化诊前诊后健康管理的业务流程。更新、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的HIS、LIS、PACS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开通线上咨询、问诊、看病及预约挂号等服务,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便捷预约、便捷支付及结果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到2025年,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体系,实现人口监测内容、方法、应用的程序化、标准化, 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全员人口库常住人口覆盖率和主要数据项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防治结合

    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工作,将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精神疾病等病人的治疗由专科医院开展,强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考核,综合监督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

    综合性医院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补偿机制和服务购买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建设,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到位。

    2、公立医院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决策、执行、监管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和以药补医机制,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全面推开赫山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以3家区级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联合为牵头单位,与12家乡镇卫生院、龙光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一个紧密型医共体;医共体内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实现65%以上患者在基层就诊,90%以上患者在区域内就诊、城乡居民医疗费用总负担下降10%三大目标。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落实财政对卫生健康的补助政策,“十四五”期间重点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投入政策,降低公立医院自我发展的压力,引导基本建设资金合理高效利用;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

    3、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健全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明确区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利用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除急诊、抢救外,未经区级医院开具转诊证明,也未事前办理医保异地备案手续的,在区外医院不能享受医保异地联网直报便捷服务,且医保报销比例下降15百分点。建立区域在线预约挂号平台,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转诊预约挂号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将恢复期需要康复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转诊到病人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2025年,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7.5天。

    控制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推动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责任制,到2025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允许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4、中西医并重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科室服务能力。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协作,提高重大疑难病、急危重症临床疗效。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综合服务能力。2025年末,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5、医养结合

    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2021-2025年,完成赫山区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共建设养老床位1000张,护理床位占60%,总投资8000万元。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服务资源,创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主要针对高龄、病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推动社会资本开办兼具养老、医疗功能的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推动大中型养老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内设卫生室、医务室或开办医疗机构,聘请有职业资格的医师、护士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医疗护理型床位或病区,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特色科室。对小型养老机构和乡镇敬老院,坚持便利、专业、实用的原则,就近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别的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上门服务,将医养融合服务普及到家庭病床和社区服务。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深入开展老年病防治研究,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组织,全面加强老年人康复服务。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末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6、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生育登记、生育审批和统计管理等工作。加大网上办证推进力度,减少群众跑腿,提高生育服务登记效率。组织开展人口监测、婴幼儿照护、计划生育政务事项、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家庭发展等专项培训,提升基层人口家庭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三项制度”,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区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健康规划工作的领导,把区域卫生健康规划工作列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区卫生健康局负责辖区内区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管理工作,负责与区医保局进行协同,统筹平衡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与支付能力;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政府投入责任,逐年提高政府卫生健康投入水平。

    (二)明确发展重点

    将提升区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打造区中医医院康复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作为全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重点。全区在“十四五”期间的人力资源、财政投入和信息化建设都要围绕这三个发展重点进行布局。

    (三)强化监督评价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区政府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打造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建立规划建设与行业管理的联动机制,实现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管理联动、建设协调,加强规划衔接。

    (四)严格规划实施

    区卫生健康局要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将纳入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依据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未经批准,用地不得改变,项目不得建设,确保规划实施到位。

保持规划弹性,预留发展空间。适当提高改扩建和新建医疗卫生项目的容积率,加强发展储备土地的控制管理,优先保障医疗卫生机构规划用地需求。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规划中期依据规划执行情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