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益阳市赫山区高中语文“下沉式”研学活动在益阳市第十五中学举行。赫山区教培中心副主任陈建辉、语文教研员贺小艳及全区100余名语文教师共聚一堂,以课堂实践为基,以多维研讨为媒,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
展示课上,益阳市十五中曾佳老师以双文本文言文为切入点,设计“对比思辨”任务,激活传统文化教学的逻辑张力;益阳市十七中学王菁老师以诗歌教学为例,通过“炼字解析”与“命题思维训练”,展现语言素养与思维能力的融合。两堂课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实践范本。
评课环节,老师们围绕“课堂生成”“素养落地”等深入探讨,聚焦教学设计优化、预设与生成平衡,打破校际壁垒凝聚共识。贺小艳老师则围绕教学内容适切性、学生主体落实、素养融合及关键能力培育四维度总结,提炼实践路径。
下午场聚焦教学策略的系统提炼。文雨彤老师提出“三基”(基础、能力、方法)教学模式,通过真实情境实现素养内化;杨为贵老师以文学文本为例,分享“细读—多元解读—思辨”路径,助力教师构建“以读促教”框架;何文魁老师通过“微写作链式训练”案例,展现阶梯任务设计如何激发学生表达创造力。
陈建辉以《语文教学关键能力的建构与反思》为题,从“析句能力”“逻辑整合”等维度,梳理教师专业能力体系,强调“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型”的成长逻辑,为教师进阶提供方向引领。
这场“下沉式”研学,以课堂为土壤、协作为纽带,既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更搭建起教师成长的立交桥,为区域教育生态优化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