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赫农发〔2023〕54号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赫山区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与建设项目(种植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各乡镇(街道、园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 经局党组研究,现将《赫山区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种植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30日 赫山区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种植业) 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2023年赫山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湘农发〔2023〕23 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队伍建设,重点围绕主导产业,推介一批优质稻主导品种,推广一批先进栽培技术,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现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在稳粮保供、产业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实施内容 (一)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星级服务创建。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星级服务创建,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规范化管理,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时间超过100天,全面做好水稻、油莱扩面提质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二)加快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根据我区种植业发展实际,遴选发布11项2023年种植业主推技术,即双季稻“旱专晚优”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稻油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技术、绿色生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建设镉低积累水稻品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赫山区超纲家庭农场在泥江口镇建设一个低镉水稻品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积50亩。重点开展西子3号、韶香100、中籼6410、稻菇2688、臻两优8612水稻品种与对照品种农香42、湘岳占在同条件下镉低积累品种与常规品种对镉积累情况对比试验与示范,并示范推广优质稻低吸镉品种栽培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稻油轮作高效栽培技术。二是建设一季优质稻+油菜新品种展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赫山区令军家庭农场在岳家桥镇黄蜂塘村建设1个一季优质稻(桃源香丝苗)+油菜新品种展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积50亩。重点对水稻品种桃源香丝苗以及华油999、华油50、华油567、德超油797、德双11、中油589、新德杂油9号、双籽油66、秦油十号、华信408、华信406、华信402、高产油王888、极早熟黄金99等14个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并示范推广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稻油轮作高效栽培等技术。三是建设再生稻+油菜早熟品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依托赫山区农乐家庭农场在沧水铺镇黄团岭村建设一个再生稻+油菜早熟品种展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积50亩。再生稻重点示范品种为清莲丝占、爽两优138、爽两优111、深两优475、Y两优911;油菜重点示范品种为三月黄、华信408、华信406、华油777、沣油112、极早熟98、早熟纯黄99等。示范推广绿色生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四)加快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农技人员岗位培训。组织区乡1/3左右在编基层种植业农技人员开展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培训,其中异地脱产培训实际人数以部、省培训通知文件为准。二是继续开展学历提升。支持区乡种植业农技人员进行学历提升,其中高中升专科4人、专科升本科1人、攻读农业硕士1人。三是持续开展农技特岗生培育工作。做好2020届毕业的农技特岗生上岗工作与2023届基层农技特岗再培育工作。四是完善农技人员绩效评价机制。支持农技人员开展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五)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益阳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以及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技物结合”“技术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六)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手段,组织全区农技人员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 在线开展技术问题解答、咨询指导、技术普及、农情预测预警等服务;引导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农民利用湘农科教云、农技大课堂等信息平台开展互动交流、发布供求信息、展示服务成效等,每个乡镇编辑1条以上农业微视频或者抖音,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在全区认真遴选168个年龄18-55岁、从事农业生产3年以上、易接受新技术且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积极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湘农科教云的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通过指导服务、技术培训、建档培育等方式,对示范主体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提升其科学种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植。 (八)加强技术指导员的遴选与管理。按照公益性农技推广岗位职责的要求,经乡镇(街道、园区)农技人员申请、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荐、当地政府同意、区农业农村局研究确定的程序,公开、公平、自愿在全区基层种植业农技人员中选聘54名基层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 技术指导员的遴选条件:(1)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的在编在岗的种植业农技人员、技术骨干或者科技特派员。(2)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熟悉农民的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3)内退人员、外调人员、外借人员、挂编人员,不在农技工作岗位的、或者在编在岗不愿意参加的不作为遴选对象。 技术指导员的管理: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制。技术指导员要与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签定《技术指导员岗位责任制》,年度上门指导服务次数不少于10次,帮助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实现增产增效,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二是落实绩效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进行百分制考核。三是落实奖惩制度。技术指导员绩效考评等级为优秀的给予奖励,考评等级为不称职的立即解聘,且在未来三年内不再聘为技术指导员。 三、资金安排与使用 2023年赫山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总额62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一)技术推广服务补助21万元。12万元用于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1万元用于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5万用于星级服务创建;3万元用于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 (二)农业科技示范补助25万元。15万元用于岳家桥镇黄蜂塘村“一季稻优质稻+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沧水铺“再生稻+早熟油菜”品种示范基地、泥江口低吸镉水稻品比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万元用于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物化技术;1万元用于科技示范主体培训与观摩。 (三)农技人员能力建设补助16万元。用于农业农村部、省市区组织的培训、学历提升(高升专4人、专升本1人、研究生1人)相关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科技教育股、粮油站、植保植检股、土壤肥料管理股、计财股、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股负责人以及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具体实施。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熊卫湘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成立项目专家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主推技术推介发布、乡镇农技机构星级服务创建考评、技术指导员聘任与绩效考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技术指导与组织测产等工作。同时,按照生产技术操作标准,依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指导服务。 (三)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7〕41号)及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补助资金使用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截留等现象。严格按照指导户数、入户次数要求、绩效考评结果与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积分情况发放指导员技术服务补助,不搞平均化,不向非技术指导员发放。 (四)加强总结宣传。局科教股要明确专人担任信息管理员,及时向中国农业推广网、湖南农业信息网和湖南农技推广网等媒体报送农技推广工作动态信息。实施主体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相关工作,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经验材料,并将相关材料按时上报至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股(联系人:陈辉,联系方式:15869790775)。 附件 项目专家小组名单 组 长:谢三喜 党组书记 副组长:李学著 总农艺师、党组成员 成 员:熊卫湘 科技教育股股长 隆志芳 推广研究员 刘朝辉 高级农艺师 谭卫建 高级农艺师 徐 洪 农艺师 曹如亮 高级农艺师 蔡灿然 高级农艺师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涉农补贴 | ||
一级事项 |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 二级事项 |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 ||
公开主体 | 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