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工业集中区关于“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信息来源:龙岭工业集中区 作者:龙岭工业园 浏览量: 字体:【字体: 【打印本页】
索引号: 4309030009/2020-1189937 发布机构: 龙岭工业集中区 发文日期: 2020-03-02 10:40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一、“十三五”期间工业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龙岭工业集中区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抓住抢抓“一带一部”、长株潭一体化、湘江新区发展等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新一轮产业优化布局,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9年实现工业税收6.52亿元,比20153.98亿元增长63.82%2016年以来新签约项目全部达产之后,可年创税收10.27亿元,基本可以实现再造一个龙岭的目标。

1、培育企业工作稳步实施。提出了争创千亿产值国家级益阳经开区的战略目标。规模以上企业由2015年的98家发展到2019年的174家,期间有107家企业经培育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一亿元,其中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值达到22.2亿,按照园区产业定位的重新调整,园区管委会多次派出招商工作组先后赴深圳、上海等地开展定向招商。“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各类项目85个,上市公司有3家,合同引进域外资金342.9亿元。

2、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电子产业产值占比24.89%,食品加工产业占比21.26%,机械制造产业占比16%,中医药产业占比3.1%。稳住四大战略产业规模的同时,迅速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园区开发实现新跨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64.2亿元,增长10.8%;预计2020年完成投资150亿元,增长54%。预计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10.3%以上。园区内企业已达282家,其中规上企业174家,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4.2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69.4%  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3亿元,共计建成大小纵横标准化道路19条,建成了排水、路灯、供电,供水等基础配套系统。建成了城东污水处理厂,实现了雨污分流。

4、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十三五”期间实施更新改造项目208个,共完成工业投资198.3亿元以上。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5家。园区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基金,每年拿出近300万元用于促进园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工作,设立了年度专利大户奖,企业申报专利每年以将近50%的速度增长。入园企业拥有专利技术达700多项,湖南著名商标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

5、节能降耗进一步优化。2016年到2019年间,规模工业万元GDP能耗控制在1吨标准煤以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二、相关经验做法

1、突出了“三化”思路。首先是集约化。我们按照“思路集约、产业集约、民生集约”的思路,全力吹响产业发展的“集结号”。形成了以艾华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企业36家;以汉森制药为龙头的医药生物产业,聚集企业12家;以华翔翔能为代表的机械装备产业,聚集企业38家;以龙源纺织、凯特密欧为龙头的纺织产业,聚集企业25家;以益阳茶厂为龙头的食品产业,聚集企业21家; 以中技桩业为龙头的新型建材料产业,聚集企业18家。其次是差异化。自市委市政府“五个益阳”“五先五市”战略确定之后,我们的产业定位更加锁定了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湖南西线经济走廊”“长株潭一体化”的产业宏观发展战略,较好承接了中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龙头”。再就是品牌化。先后评为全国低碳示范园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首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省电容电子产业集群基地,省飞地经济示范园区、机制体制创新示范园。

2、突出了“六点”支撑。产业布局方面,重点发展了3+3产业,即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三大辅助产业,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中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大辅助产业包括食品加工、新材料和轻工纺织产业。以本部中医药产业园、电子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纺织产业园为支撑,重点发展中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等产业,走大生态、高聚集、高质量发展之路;重点在清溪河片区建设产业聚集、创新驱动、配套完善、生态宜居的智慧新城。以衡龙新区、衡龙桥塑编工业基地为支撑,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服务、包装加工等产业;以成美塑业、管子包装为龙头,引导包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风河竹木为龙头,加快家居产业发展。强力推进“东接东进”,加强与省城经济板块的交通互联、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产业互补,打造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和对接长株潭的产业先导区,努力成为益阳、环洞庭湖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乃至全省创新发展新高地。目前,电子产业和新型建材产业2018年累计规模工业产值均破100亿,分别达140.3亿和116.8亿,预计2019年加上食品三大产业的规模工业产值破100亿。

3、突出了“五园”生辉。正在着力建设中医药产业园、电子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家居产业园五大特色园区。其中中医药产业园是全省授牌唯一中医药特色园区,有全国铝电容器之乡和包装袋之乡的称谓。铝电容器全球排名第五的艾华电子、软袋输液生产规模亚洲第一的康源制药、全国家居行业巨头顺德城、中部最大的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益阳市第一家全球500强企业中交一公局均落户龙岭。

三、“十四五”期间调整工业结构及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精准战略定位。把争当益阳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产值国家级益阳经开区的排头兵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战略性思维来谋篇布局。一是坚持特色发展。重点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区,即主动对接全省“五基地”和长沙“三中心”的建设,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打造龙岭本部产城融合高地、衡龙先进制造高地、沧泉综合经济高地、兰溪粮食产业园精深加工高地,重点建设产城融合先导区,即同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实现产业园区和现代城镇互为依托、互为支撑,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紧紧抓住当前产业加快转移的大好时机,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产业、资本、技术的转移,促进园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与发达地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的对接。同时,立足于现有产业、资源和技术基础,培育独具特色和规模的产业,在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去争取地位。三是做好远景规划。利用调区扩区成果,重点做好清溪片区的文章,同时积极做好园区新一轮空间申报工作,满足园区快速发展需要。结合“十四五”规划,拿出未来510年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整体解决方案。 四是完善园区功能。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分重点推进综合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要素可靠性和成本。全线拉通梨园路、工业大道、蓉园路、梅林路等道路,形成完整的园区路网布局,实现园区与高速公路、319国道和省道的有效对接。推进园区电网智能化,率先实现5G网络覆盖,建成高速、有线无线一体的立体宽带网,为智能化、数字化园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壮大实体经济。把发展产业、振兴实体作为重中之重的事情来抓。一是延伸新链条。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形成产业龙头效应,培育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发展新业态。积极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在聚焦招引一批用地少、产出高、效益好的制造类项目的同时,突出招引一批电商、物流、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项目,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经济。三是挖掘新潜力。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力度,健全完善“腾笼换鸟”激励倒逼机制,有序引导低端产业转移、低效企业转型,为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和指标容量。

   3、优化体制机制。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园区活力动力。一是推进机构改革。优化“一园带多区”模式,着力破解园区吃“大锅饭”和“权责不对等”的不利局面。二是承接审批权限。积极对接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建设局等部门,进一步下放与经济发展、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等职能密切相关的审批权、监督权、执法权,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真正实现园区的事在园区快速办结。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工作队伍,充分激发部门活力,下力气对行政审批局、征地拆迁办、招商与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大改革,强化部门履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